查看原文
其他

元宇宙发布会,车马费怎么拿?

炮哥被人注册了 一口老炮 2022-05-14

自来水发布会,不得不说,圈内罗永浩玩的最顺手,毕竟自己就是流量源泉,小米早些年在这一块也是行家,一场发布会之后,基本不用再花钱就能达到预期传播效果。




*图片来源于一口老炮
 一口老炮写给pr人读的pua

 

听很多媒体朋友说,这周百度的AI开发者大会,直接整在元宇宙中开了,如今发布会真可谓卷无可卷,炮哥很纳闷,百度有本事在元宇宙中发车马费吗?


其实,之前一直想写写发布会,包括一场体验良好的发布会该怎么开,但是疫情之下,聊这个话题也没啥意思,毕竟现在的情况是能不开则不开,尤其是冬天。


就连媒体老师们每年年终期待的答谢会,现在都开的寥寥可数了,这项工作被简化成,一个快递基本就算任务完成了。


据炮哥所知,今年大部分公司,依旧选择不搞年终答谢了,可能会偷偷摸摸请几家关系好的一起吃个饭。


但是,发布会对于PR部门来说,是一项应该丢掉的技能吗?也许在未来的互联网行业,这项技能可能越来越不重要,但是在日新月异的快消行业,这场技能还将大有可为。


在这篇文章里,我们一起谈一谈如何用最廉价的科技互联网媒体资源,撬动性价比最高的自来水流量,媒体老师也可以看一看,自己是如何被PR高手一步步引诱成自来水的。


这里不得不吐槽一下,十年前,行业里的车马费大概均价500元左右,十五年前大概300元,但是如今据我所知,今天的车马费真正变成了车马费,只够来回打车了,媒体老师们也要生存啊,是该涨涨了。



“  发布会哪家强

先说说这些年,一些令人印象深刻的发布会。


当年,上地某电脑公司来了一位新的市场公关负责人,提出了一个发布会的色香味俱全概念,发布会说是必须要点上檀香,才能让会场更有意境,但是毕竟不是所有人都喜欢那个味儿,会场直接有媒体接口呛人,赶紧闪人。


细节固然重要,但是真心没有必要把精力花在这些事情上。


对于一场合格的发布会而言,就一个核心,受众,在每个阶段做好受众的信息接收工作就得了。


比如,会场上最着急走的人是谁?大概率是媒体,毕竟在没有疫情的时候,北京这样的城市,每天可能有N多场发布会,炮哥做记者的时候,一天最疯狂跑过八场会,实在跑不过来了,还跟别的媒体老师,分头跑,分头签到,毕竟做媒体时,贫困潦倒啊。


既然,媒体一般不愿多听,那就把最核心的发布内容,放在前半个小时,干活提炼一下,让媒体充分感知到。


能够真正坐在下面认认真真听完一场发布会的,基本上就三类人,想做专家型的媒体人或者行业人士,在你生态上讨饭吃的合作伙伴,还有你自己公司走不了配合演戏的员工。


千万不要为了开发布会而开发布会,尤其那种一年一度,但本质上有拿不出新东西的“习惯性”发布会,有这种传承的大会,不用我多说了吧?这也是硅谷学来的,但是这个模式的本身是技术驱动,而不是时间驱动,应该根据技术的突破和迭代,开发布会,而不是到点,就跟来例假似的,必须弄一场。


毕竟,开发布会,是一件费时费力费钱的事情,噱头不够大,开了也没什么报道价值,自来水效应根本起不到,最后还是花钱去铺稿子,最后变成了内卷老板自娱自乐的自嗨项目,这种事,老板如果硬要开,咱就开,如果是PR主动要开,你就得考虑考虑后果了。


自来水发布会,不得不说,圈内罗永浩玩的最顺手,毕竟自己就是流量源泉,小米早些年在这一块也是行家,一场发布会之后,基本不用再花钱就能达到预期传播效果,如今很多新能源也想学当年的小米,但是很可惜,新能源三强,价格做的不迷人,技术也顶不上,PR段位更是堪忧。


比如,前段时间听到一个段子,某会做飞机的新能源车厂的公关,遇事后,思路就一个,删稿,而且删稿方式简单粗暴,自己啥事都不想干,全部让代理公司去沟通,就是拿钱谈事,连面都不用见,而且还嫌媒体的刊例便宜,侮辱人也只能到这个地步了。


本质上来说,论发布会的内卷程度,汽车行业称第一,没人称第二,十几年前记者出差就是头等舱标配,发布会不穿正装不让入场,每场会必须请明星助阵,会后晚宴是基本标配,安排关系良好的媒体老师陪老板来一顿意淫大酒,让老板顿时觉得自己到达了行业的巅峰,然后挑选国内最牛逼的场地发布可能史上最土气的车。


而在会场细节方面,有两个公司是必须值得称赞的,一家是华为,一家是阿里,无论是从邀请到接待还是会场,每一个细节都拿捏的很好,不让你觉得做作,但是有礼貌到位,机票更改的便捷度,酒店机场往返的接送,每顿饭都有PR安排,发布会的内容会有提前沟通,包括重点部分的预告。


当然我说的可能是几年前的事情了,这些年,炮哥也没参加过,不太清楚变化,因为也有人吐槽上述两家企业PR越来越傲慢的,说上述待遇全部烟消云散了。



“  预算下行后怎么办?

大概十五年前,有一次盛大游戏请媒体去上海开发布会,带着大家住了如家,结果当场有记者不愿意,自费去了另外一家酒店,那家如家在当年的确差了点,房间不隔音,贼小,且有发霉的味道。


如今经济形势逐渐下行,尤其科技互联网行业,从PR部门负责的发布会媒体接待这一块,的确有几个细节需要深入探讨一下,毕竟预算越来越少。


我说预算在变少,已经不是中小厂的问题了,连巨头都在砍。


某电商大厂最近借助市值大跌,疯狂砍预算,一小半之前合作的媒体,现在都已经拿不到合作,或者直接合作金额拦腰斩了;但是也有另类,一些教育赛道的公司,老板的思路是,反正账上有钱,不能让媒体觉得自己不行了。


先说交通,头等舱肯定是没必要了,毕竟记者老师平时自己出门,也就是特价经济舱,一张票可以省出一半,但是,能坐飞机最好坐飞机,不要去省那个高铁钱,比如北京到上海,有些中小厂开始强制性让媒体做高铁,说实话,这种就算了,不可取,没钱宁可别开会。


其次说住宿,五星级在我看来,没必要,毕竟媒体老师自己出门住酒店,大概率也就是全季和桔子水晶,所以说四星级酒店或者全季足够满足媒体需求了,酒店位置好一些最重要,这样一来,又可以省去一些不必要的预算。


吃就不谈了,吃花不了多少钱,最核心的是,要有PR陪着吃,别把媒体孤零零的仍在酒店,没人管没人问就得了,人家不去是人家的事,但是PR还是要分小组问一问。


最后,到了车马费环节了,说实话,这些物价增长的速度,和车马费的增长速度肯定是不成正比了,我个人感觉,低于1000元的车马费就别给了,还不够来回打车折腾的,如果机票和酒店水准下降了些,那就可以选择发布会时,多给点车马费,如果想避险,那就附加个礼品,这样大家皆大欢喜。


上述,可能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,但是也是很多媒体老师真正关心的问题。


起码炮哥自己不装逼,我在二十多岁做记者的时候,还是比较在意这一块的,毕竟也没钱,也没什么更多的收入来源,坐头等舱住五星级对于我来说,没意义,毕竟自己出门瞬间就会被打回了原形。


前段时间,听说同样喜欢高举高打的白酒圈,江小白成了一股清流,就是其他环节开源节流,住四星的酒店,在自己的小酒馆吃饭喝酒,最终却获得了媒体老师们的一致好评。


企业在预算下行之后,PR部门就应该务实优化自己的预算分配,高举高打讲究格调的方法也许该变一变了。


现在讲究共同富裕,没有讲共同头等舱和五星级,这种形式上的奢靡之风,该刹刹车了。


从这种意义上来说,百度整的这个元宇宙发布会还挺好的,机票钱也省了,酒店钱也省了,一堆虚拟人坐在一起,也可以更有社交场景,最好还能送点元宇宙里的小礼物,万一将来变成可兑换资产呢?大家顺手也就跟着财富自由了。



“  两极分化的走向

最近,某从互联网行业去了新零售企业做公关总监的一位朋友跟我说,这条路不好走了,来了才发现,一身本事没地儿用,正面的定位基本靠营销,自己的任务就是删稿了。


但是,我个人却恰恰觉得,现在互联网的一套PR手段,正是移植到其他行业的好时机,尤其时自来水这一套。


原本很多行业,都是花了很多钱,开了一个史诗级宏伟发布会,结果舆论无人问津,这里面的核心原因可能很多人没有想过。


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,这些行业的媒体数量不够,笔杆子不够,曝光量不够,PR的策划能力不够。


这也成了互联网行业PR切入其他行业的最大机遇,毕竟中国整个舆论环境中,科技互联网行业的媒体数量和KOL数量,才是最多的,多到令人发指的地步,比如白酒,能称得上规模化的自媒体可能就四五家,但是科技行业里,单纯一个电商或者人工智能,都有几十上百家垂直媒体。


没有声量,注定没有自来水效应,所以说,其他行业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,先把声量做起来,如何做?靠传统的自有渠道肯定不够,一定要利用生产力过剩的科技互联网行业媒体来补充。


毕竟,现在科技互联网行业的媒体老师们,也在因为政策打压,变得越来越不好恰饭,需要不停的破圈,这样一来,一拍即合,在破圈的路上,打个折,甚至免费白干,都是有可能的。


这种趋势,现在已经有苗头,最近想要破圈的媒体,都会在想要突破的领域,找一个大厂,想办法写猛料,让大厂起诉自己,这样一来,迅速积聚行业眼球,而且最近看了几场庭审直播,基本上大厂都告不赢,法官都还挺同情自媒体的,这流量蹭的,咔咔咔。


我拿快消领域来举例,就应该用当年手机市场的那一套来玩,全部数据化,可视化,今天的饮料领域还在拿口味做核心竞争力,但是你看看元气森林的产品,已经在强调各种可视化的数据对比。


如果每个新产品,配合着一场针对性极强的可视化发布会,迅速形成热点话题,让成千上百的科技互联网的媒体参与进来,让他们有数据可以放大,那么自来水效应便可形成,毕竟这个行业此前太过于传统,根本没有太多的底层争议。


如今,手握真正技术突破好产品的非科技互联网企业,真的应该来这个圈子里早期挖掘策划人才了,然后放手让他们用PR带动你的整个品牌营销。


每一个今天看似还在封闭的圈子,白酒、乳业、餐饮、汽车、医疗,都会迟早被一一击破,毕竟创业企业在掀桌子,他们需要更加廉价好用的媒体。


但是,肉眼可见的另外一个极端就是,互联网圈子的PR和媒体,自身会变得越来越难,2021年的几大棒子打下去后,大家都已经懵逼了,在不知道该怎么办的情况下,还是以不变应万变,先猫着静观其变吧,没人敢公开在PR层面上打口水战了。


新一代互联网企业在发布会这件事上的极端就是美团,这些年大家见美团开过几次发布会?甚至是所谓的媒体沟通会?把产品做好了就行了,产品做大,自来水自然也就来了,可能在王兴的世界里,市场才是我开发布会的真正场地,我干的时候,就是发布会开始的时候,你发现了,就说明我干成了,你没发现,就当我失败了。


没啥可吹的了,大家干的都是微创新。


END









版权声明:本公众号所有内容文字、图片和音视频资料,版权均已做版权保护,任何媒体、网站或个人未经本公众号授权不得转载、链接、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/发表。侵者必究。



    

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